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早关于“十人桥”的报道是19481126日《大众日报》,文曰:“堰头镇位于宿迁西北八十里,西面大河里的水湍急地流着”,“三丈宽的水面上排列着十顶钢盔,中间架着一座不整齐的木桥,桥上正迅速地通过着向河东蒋匪军进攻的解放军。这是一条由人的身体支撑的大桥,是解放军某部“潍县团”二连三班勇士们的创造。”

原华野九纵司令员聂凤智在《敢打敢拼英勇奋战——记华野九纵参加淮海战役始末》一文中讲到,“在堰头镇战斗中。我二十七师七十九团一营尖兵二连为了尽快渡过沂河,围歼堰头镇之敌,命该连三班火速架设浮桥“这条河是沂河

军史专家军事科学院百科研究部副部长王辅一的文章有:“担任前卫的第2779团(潍县团),在追击途中为堰头镇东侧的沂河挡住,走在前头的2连连长令第三班火速架设浮桥。三班找来梯子和木板扎成30多米长的桥,由于没有桥桩很不稳固。在紧急时刻,一排副排长范学福和三班长马选云带领全班战士共10人,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分为5对,人当桥桩,用肩膀和手抬抗着木桥,保证全营顺利通过,不失时机地追击敌人。“十人桥”的故事后广为流传。

 按照聂凤智回忆“堰头镇战斗于午夜打响,激战至九日拂晓歼敌六十三军一五二师四五四团和四五六团一个营以及军部直属分队等二千余人”拂:晓结束战斗,上午已经接到命令“根据上级指示,窑湾之敌由一纵负责解决,要求我纵迅速渡过运河,继续向古城集、碾庄圩方向追击” 堰头镇战斗半夜开始,凌晨结束,接着就要求渡过运河,时间仓促,“十人桥”的地址到底在哪一条河上,没有时间核实可以理解的。

60年以后,凤凰大视野拍摄《淮海战役全纪录》第3集在“十人桥”的真实地点,即堰头镇西边圩沟有许多镜头,

其中有当地人的讲解

堰头村村民:“我当时才十二岁,我就在这住,十人桥要讲真正的桥是搁那儿呢,离这还有五十米,恐怕就是在你往那个树杆子那,就那儿呢,有雨水的时候呢涨水自然的水下雨冲把它冲沉,一人不低点,有低点有不低点的,在桥这十几二十米都才那么深的水

当地人现场说法本来可以使争论尘埃落定,但是凤凰大视野的字幕没有正确理解当地人的方言"不得底”。 "不得底”形容水深超过人的身高,人在水里脚不能够“得”到“底”。该当地人的意思是,当时架桥的地点水比较深,超过身高,距离这里一、二十米,水只有膝盖深。凤凰大视野的字幕为“不低点”代替了"不得底”,一般人不好理解了。

 

 

 

 实际上不是任何一条沂河,而是圩沟。

话题:



0

推荐

朱伯刚

朱伯刚

6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知识就是美德 真实就是力量 理性促进改善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