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汉字发展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经过到篆成熟于秦,促使隶书应运而生。至西汉隶书盛行,但是从东汉末年经三国西晋到东晋初年不过150年时间,汉字就完成了从隶到楷体的字体变化,从楷体形成到现在已经1800多年了,楷体一直是汉民族文字的主流,不仅易写易认而且“端庄方正” 造型也潜移默化影响了民族的性格。《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魏晋时代这短短150多年,汉字是如何完成从隶到楷体这一伟大的字体变化的?值得我们关注。首先这个过程是渐进的,有迹可循的;从张芝的草体,到钟繇的(《宣示表》等5表)基本完成了从隶到楷体的转变,但是仍然有隶意,到了王羲之父子楷体基础是的行书已经臻于完善达到历史的高度,确立了楷体的地位。

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说,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

从社会发展来看,东汉造纸技术的完善,书写媒质已经从金石刻凿和竹帛书写渐渐向纸面书写转移。毛笔蘸水量的增加,使得笔画连续的草书成为可能。人类追求自由好自我实现的天性使得书者脱离“刻板刀工”实现恣意挥洒的境界。冲破传统的樊篱,以‘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气概,建立了新的体式法度,正如李世民评价: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魏晋时代这150年就是舒笺点翰的关键过程

使用语言来描述字体和变化过程比较困难,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现在借助网络,可以收集这个变化过程的各种书法图片,所谓“一图抵千言”各位看官自己可以做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们把可以找到的,有代表性的书帖,按照年代顺序排列如下

一,

张芝的草书《冠军帖》来源宋刻《淳化阁帖》

张芝,字伯英。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敦煌郡源泉县人,张芝以帛为纸临池学书,先练写而后漂洗再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为之黑,后称张芝墨池。终于摆脱旧俗独创一体,转精其妙,以成今草。字之体势,一笔所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字迹气脉贯通,隔行不断。古人谓之:"一笔飞白",开书法之一代新天地。历代书法大家誉称张芝草书为"一笔书",尊称张芝为"草圣"

"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如行云流水,拔茅连茹,上下牵连。但是比较难以识别。张芝出身显宦名门,但"幼而高操,勤学好古",不以功名为念,多次谢绝朝廷的征召,潜心习书,作为艺术品是可以的,在相互交流中会有困难。

 

 

 

 

 

 

 

 

 

 

 

 

二,钟繇的楷书《宣示表》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长寿80 。年轻举孝廉,任尚书郎、阳陵令,当汉献帝已经任黄门侍郎。曹魏黄初七年(226),钟繇进爵为定陵侯,又迁为太傅。位列“三公”

 

 

《宣示表》的真迹据说王羲之的从伯王导(司徒)在衣冠南渡忙乱之中,在衣袖中携带锺繇的书法名作《宣示表》。过江以后,此件传于王羲之。除了《宣示表》王羲之和临摹了锺繇许多作品,例如锺繇的《墓田丙舍帖》单刻帖。宋米芾《书史》谓右军(王羲之)暮年所书。今刻入汇帖者,均称王羲之临、钟繇书,小楷六行,共七十字。其用笔娴熟。兼含行意。

 

 

 

另外,根据张怀瓘的《书断》引述过卫瓘的自述:我得伯英之筋,恒得其骨,索靖得其肉。后来卫门传人、承其风范的女书家卫铄(卫夫人)成为王羲之少年时的书法教师,王羲之从卫氏所得的是张芝一脉的草书传统。

就是说王羲之得到了之前最优秀的楷,草两家的传承。

三,陆机的《平复帖》

陆机(261—303年)字士衡,东吴灭亡以后去洛阳西晋做官,曾经任平原内使,所以又称为平原。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

《平复帖》曾经是‘三希堂’法帖之一,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放大“平复”二字,可以看到仍然有隶意。

董其昌在《平复帖》的题跋说“右军以前,元常以后,为此数行,为希代宝”也关注到钟繇和王羲之的传承关系。

 

 

 

 

 

 

 

 

 

四,晋人残纸李柏《李柏文书》

李柏大约生活在王羲之相同的年代。《李柏文书》,李柏书于咸和三年(328)。纸本墨迹。《李柏文书》是前凉惟一有史书可证的重要人物的文书遗迹,据《晋书》记载,李柏原来是西晋王朝的西域长史,驻节楼兰。西晋南迁,入前凉王朝,他仍担任西域长史。文书为李柏于公元328年从海头--罗布淖尔湖畔给焉耆王等几个国王发出信函而留的草稿,现在存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

 

 

比平复帖更加接近楷体,但是仍然有隶意。值得注意的是,李柏和王羲之虽然是同时代人,但是距离万里,两人的语气十分相同,例如开始“顿首顿首”和结尾“顿首顿首”几乎和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完全一样。

说明在西晋时期楷体行书已经在大中华文化圈奠定了历史地位。

 

 

 

 

 

 

 

 

 

五,王羲之《姨母帖》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在书法界的地位不需要介绍。《姨母帖》来自《万岁通天帖》之第一帖。

公元697(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凤阁侍郎王方庆献出他十一代祖王导,十代祖王羲之王荟,九代祖王献之王徽之、王珣,一直到他曾祖父王褒,王家一门二十八人的墨迹珍本十卷献出。"后不欲夺志,遂尽模写留内,其本加宝饰锦,缋还王氏。武则天命内府弘文馆善摹拓者以王氏一门书帖原作为底本,用上等的黄蜡纸双钩填墨,复制了摹本。并将王方庆进呈的原件加以装裱锦褙,重新赐还给王方庆。

现在的《万岁通天帖》就是原来唐摹本,因为岳飞的孙子岳珂的题跋名《万岁通天帖》故得名,目前仅存一卷,在辽宁省博物馆。

我们看王羲之的《姨母帖》,特别是“十一月”的一,“十三日”十的一横和三下面一横都比较长,明显有隶书的笔意。到这里,楷体书法已经成型已经和现在基本没有区别,一直到1800多年以后的今天

 

 

 

 

 

 

 

 

通过以上书法作品的图片,可以说明,从“三国”末年开始,到东晋二王时代为止的150多年里(西晋265年到316年不过存在了41年),汉字完成了由隶到楷的伟大转变。可以说事实清楚,流传有序。只要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不难做出自己的结论。

但是,使人困惑者有二:

11965年,郭沫若先生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以东晋时期的书体还在隶书时代,不可能出现《兰亭序》一类行楷书为主要依据,否定其为王羲之所作。文章发表以后,书法学术界呼应者甚众,只有高二适等几位先生著文反驳。在双方谁也拿不出确切物证的情况下,都只能各依其对中国书法历史的观念和知识进行推断。毛公给郭的信中,也只提到墓志中一般不用行,草体。

以郭先生的学问地位,除了《李柏文书》以外,以上图片他都可以看到,难道不能感觉从钟繇开始,到西晋的《平复帖》楷体已经成型了吗?

2,央视播报了邳州新河“西晋”大墓情况,但是墓砖文字明显接近隶体,而且西晋只存在41年,“下邳王”司马晃266年去下邳国,290年晋武帝去世,皇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司马晃入京担任车骑将军,加任散骑常侍。在邳24年,在这个动乱的年代,3代下邳王如何“不忘初心”连续坚持在下邳这个南北冲要的地方,按照一个格式建筑9套大墓?

只有在另外文章说明。

中国汉字发展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经过到篆成熟于秦,促使隶书应运而生。至西汉隶书盛行,但是从东汉末年经三国西晋到东晋初年不过150年时间,汉字就完成了从隶到楷体的字体变化,从楷体形成到现在已经1800多年了,楷体一直是汉民族文字的主流,不仅易写易认而且“端庄方正” 造型也潜移默化影响了民族的性格。《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魏晋时代这短短150多年,汉字是如何完成从隶到楷体这一伟大的字体变化的?值得我们关注。首先这个过程是渐进的,有迹可循的;从张芝的草体,到钟繇的(《宣示表》等5表)基本完成了从隶到楷体的转变,但是仍然有隶意,到了王羲之父子楷体基础是的行书已经臻于完善达到历史的高度,确立了楷体的地位。

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说,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

从社会发展来看,东汉造纸技术的完善,书写媒质已经从金石刻凿和竹帛书写渐渐向纸面书写转移。毛笔蘸水量的增加,使得笔画连续的草书成为可能。人类追求自由好自我实现的天性使得书者脱离“刻板刀工”实现恣意挥洒的境界。冲破传统的樊篱,以‘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气概,建立了新的体式法度,正如李世民评价: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魏晋时代这150年就是舒笺点翰的关键过程

使用语言来描述字体和变化过程比较困难,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现在借助网络,可以收集这个变化过程的各种书法图片,所谓“一图抵千言”各位看官自己可以做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们把可以找到的,有代表性的书帖,按照年代顺序排列如下

一,

张芝的草书《冠军帖》来源宋刻《淳化阁帖》

张芝,字伯英。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敦煌郡源泉县人,张芝以帛为纸临池学书,先练写而后漂洗再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为之黑,后称张芝墨池。终于摆脱旧俗独创一体,转精其妙,以成今草。字之体势,一笔所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字迹气脉贯通,隔行不断。古人谓之:"一笔飞白",开书法之一代新天地。历代书法大家誉称张芝草书为"一笔书",尊称张芝为"草圣"

"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如行云流水,拔茅连茹,上下牵连。但是比较难以识别。张芝出身显宦名门,但"幼而高操,勤学好古",不以功名为念,多次谢绝朝廷的征召,潜心习书,作为艺术品是可以的,在相互交流中会有困难。

 

 

 

 

 

 

 

 

 

 

 

 

二,钟繇的楷书《宣示表》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长寿80 。年轻举孝廉,任尚书郎、阳陵令,当汉献帝已经任黄门侍郎。曹魏黄初七年(226),钟繇进爵为定陵侯,又迁为太傅。位列“三公”

 

 

《宣示表》的真迹据说王羲之的从伯王导(司徒)在衣冠南渡忙乱之中,在衣袖中携带锺繇的书法名作《宣示表》。过江以后,此件传于王羲之。除了《宣示表》王羲之和临摹了锺繇许多作品,例如锺繇的《墓田丙舍帖》单刻帖。宋米芾《书史》谓右军(王羲之)暮年所书。今刻入汇帖者,均称王羲之临、钟繇书,小楷六行,共七十字。其用笔娴熟。兼含行意。

 

 

 

另外,根据张怀瓘的《书断》引述过卫瓘的自述:我得伯英之筋,恒得其骨,索靖得其肉。后来卫门传人、承其风范的女书家卫铄(卫夫人)成为王羲之少年时的书法教师,王羲之从卫氏所得的是张芝一脉的草书传统。

就是说王羲之得到了之前最优秀的楷,草两家的传承。

三,陆机的《平复帖》

陆机(261—303年)字士衡,东吴灭亡以后去洛阳西晋做官,曾经任平原内使,所以又称为平原。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

《平复帖》曾经是‘三希堂’法帖之一,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放大“平复”二字,可以看到仍然有隶意。

董其昌在《平复帖》的题跋说“右军以前,元常以后,为此数行,为希代宝”也关注到钟繇和王羲之的传承关系。

 

 

 

 

 

 

 

 

 

四,晋人残纸李柏《李柏文书》

李柏大约生活在王羲之相同的年代。《李柏文书》,李柏书于咸和三年(328)。纸本墨迹。《李柏文书》是前凉惟一有史书可证的重要人物的文书遗迹,据《晋书》记载,李柏原来是西晋王朝的西域长史,驻节楼兰。西晋南迁,入前凉王朝,他仍担任西域长史。文书为李柏于公元328年从海头--罗布淖尔湖畔给焉耆王等几个国王发出信函而留的草稿,现在存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

 

 

比平复帖更加接近楷体,但是仍然有隶意。值得注意的是,李柏和王羲之虽然是同时代人,但是距离万里,两人的语气十分相同,例如开始“顿首顿首”和结尾“顿首顿首”几乎和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完全一样。

说明在西晋时期楷体行书已经在大中华文化圈奠定了历史地位。

 

 

 

 

 

 

 

 

 

五,王羲之《姨母帖》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在书法界的地位不需要介绍。《姨母帖》来自《万岁通天帖》之第一帖。

公元697(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凤阁侍郎王方庆献出他十一代祖王导,十代祖王羲之王荟,九代祖王献之王徽之、王珣,一直到他曾祖父王褒,王家一门二十八人的墨迹珍本十卷献出。"后不欲夺志,遂尽模写留内,其本加宝饰锦,缋还王氏。武则天命内府弘文馆善摹拓者以王氏一门书帖原作为底本,用上等的黄蜡纸双钩填墨,复制了摹本。并将王方庆进呈的原件加以装裱锦褙,重新赐还给王方庆。

现在的《万岁通天帖》就是原来唐摹本,因为岳飞的孙子岳珂的题跋名《万岁通天帖》故得名,目前仅存一卷,在辽宁省博物馆。

我们看王羲之的《姨母帖》,特别是“十一月”的一,“十三日”十的一横和三下面一横都比较长,明显有隶书的笔意。到这里,楷体书法已经成型已经和现在基本没有区别,一直到1800多年以后的今天

 

 

 

 

 

 

 

 

通过以上书法作品的图片,可以说明,从“三国”末年开始,到东晋二王时代为止的150多年里(西晋265年到316年不过存在了41年),汉字完成了由隶到楷的伟大转变。可以说事实清楚,流传有序。只要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不难做出自己的结论。

但是,使人困惑者有二:

11965年,郭沫若先生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以东晋时期的书体还在隶书时代,不可能出现《兰亭序》一类行楷书为主要依据,否定其为王羲之所作。文章发表以后,书法学术界呼应者甚众,只有高二适等几位先生著文反驳。在双方谁也拿不出确切物证的情况下,都只能各依其对中国书法历史的观念和知识进行推断。毛公给郭的信中,也只提到墓志中一般不用行,草体。

以郭先生的学问地位,除了《李柏文书》以外,以上图片他都可以看到,难道不能感觉从钟繇开始,到西晋的《平复帖》楷体已经成型了吗?

2,央视播报了邳州新河“西晋”大墓情况,但是墓砖文字明显接近隶体,而且西晋只存在41年,“下邳王”司马晃266年去下邳国,290年晋武帝去世,皇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司马晃入京担任车骑将军,加任散骑常侍。在邳24年,在这个动乱的年代,3代下邳王如何“不忘初心”连续坚持在下邳这个南北冲要的地方,按照一个格式建筑9套大墓?

只有在另外文章说明。

话题:



0

推荐

朱伯刚

朱伯刚

6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知识就是美德 真实就是力量 理性促进改善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