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希望摄入营养丰富、平衡的食物,保持不肥胖、健康的身体。但是从儿童开始乃至大部分成年人对于高脂高糖食物有偏好,感觉他们“好吃”。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和高脂高糖食物的诱惑作战常常接近于和赫拉克勒斯(大力神)作战那样难以取胜。了解我们这种偏好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自觉的、经常的选择健康的正确的食品。
基础数据:
在食物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当中,脂肪具有最高的单位能量,每克脂肪含有9千卡(9kcal/g),而蛋白质 4千卡(4kcal/g),碳水化合物4千卡(4kcal/g),脂肪的能量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2倍:以上数据分别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平均的能量,具体的物质可能有差距,作为我们普通人知道这个比例已经可以了。
基础数据来源:高中《生物》教科书人教版必修生物1第30页知识链接:
换算关系:
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能量差距这么大?那么从他们的组成上看:
碳水化合物的的通式C6H12O6,即每一个碳就有一个氧,即碳氧比是1:1
脂肪是甘油的三羧酸(脂肪酸)酯,我们一般食用油的脂肪酸是16-18为主的碳链
例如油酸: 分子式C17H33COOH ,C18H34O2 即有18个碳才有2个氧,即碳氧比是9:1。
因为在生物体内,氧是不能被氧化,而只有碳、氢能够被氧化,提供能量,所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相比较能够具有更多的能量。
蛋白质的结构更加复杂,我们接受脂肪的能量是蛋白质的2倍这个结论就可以了。
历史的原因
《剑桥世界食物史》把人类历史分为数百万年前(人类开始)的“狩猎-采集”时代;过去近1万年左右开始的“农业和驯养牲畜”时代。
在漫长的“狩猎-采集”时代,人类——我们的祖先几乎大部分时间都要做步行、奔跑、投掷等等田径运动和更激烈的博击以获得猎物,有时候还要逃避猎物的追捕。获得食物的过程十分艰难,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缺乏食物的库存。在这种大环境下,获得更多的高能量的食物——脂肪者更能够在狩猎行动中获胜,在困难时期更加能够坚持到下一次获得食物即更加能够在生存竞争中获胜,繁衍后代,我们就是这些高脂肪获得者的后裔,偏好高脂肪食物是自然而然的了。
《剑桥世界食物史》认为:农业时代“只占到人类在地球上存续历史的微小的百分之一而已。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现代人类必然是我们远古祖先从食腐者到熟练猎人,从食物采集者到种植者的演化之旅中所经历的饮食进化的产物”。引用《科学松鼠会》“山寨盲流”作品
既然我们是人类历史上饮食进化的产品,没有必要太责备自己的偏好,而是要了解这种偏好。
高能量食物的缺点在“工业化”时代开始出现
从数百万年前的“狩猎-采集”时代;到近1万年左右开始的“农业和驯养牲畜”时代。人类的食物都是紧缺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西方认为进入工业化时期,大部分人的食物才丰富起来。而西方的“工业化”时代只有1-2百年,我们中国的工业化只有2-30年左右。
在食物丰富的工业化时代,我们对于高脂高糖食物的偏好使得我们摄入了过量的脂肪和糖,而我们的身体尚没有来得及适应这种变化,多余的脂肪在身体堆积,使追求体型的人士痛心疾首,实际上更加严重的是脂肪可以进入血管内部进入各种器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对肾脏、末梢循环、胰脏、瘙痒症、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朝鲜战争时期,美
甜味的诱惑
现在回过头来谈谈糖。糖作为碳水化合物能量低于脂肪,但是这里说的糖是加工精制食品,和天然、粗加工食品比较,能量密度提高,而维生素、矿物质、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几乎没有了,被称为“空能量”食物。
人类从婴儿开始偏好甜味的原因用人类历史也可以解释:一般的植物果实只有成熟才有甜味,甜味代表营养物质丰富,“狩猎-采集”时代,这种甜味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在这个能量容易过剩的时代,我们应当自觉限制精制糖的摄入,偏好甜味者可以选择安全的甜味剂。
了解自己是为了更加理性的生活
了解了我们口味偏好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抵制这种不利于健康的欲望,培养我们对于卫生、简单、环保、平衡食物的追求,因为健康是我们第一目的。
追求美味的享受也是合理的,但是,我们可以设想:食物的味道都有其独特之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越是接近自然的状态越能够显示其个性,毕竟我们追求美味不是仅仅追求调味料及其组合。想想《我的叔叔于勒》里面的新鲜牡蛎吧。
亚里斯多德对需求和欲求做了明确的定义:需求是我们求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而欲求则是那些我们想要高人一等的东西。
0
推荐